淋巴瘤是全球第十大常见癌症之一,也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近年来,淋巴瘤诊疗在创新药和规范诊疗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突破,具体如下: 创新药方面坦昔妥单抗:2025年5月,诺诚健华的靶向CD19的产品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条件的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的上市申请获得批准。坦昔妥单抗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治疗淋巴瘤的CD19单抗,也是中国首个获批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D19单抗。2025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将坦昔妥单抗列入二线DLBCL治疗推荐方案,2025 V3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将其列为二线DLBCL治疗优先推荐方案。洛布替尼:在2025年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报告了广州麓鹏制药研发的全球首个第四代共价兼非共价BTK抑制剂洛布替尼的关键临床研究结果。洛布替尼单药治疗既往接受过BTK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的总体缓解率(ORR)达到63.9%,完全缓解(CR)率为19.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39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基于该研究结果,洛布替尼用于治疗BTK抑制剂经治的MCL适应症已获国家药监局优先审评。林普利塞片:2022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林普利塞片上市,该药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R/R)滤泡性淋巴瘤(FL)成人患者。 规范诊疗方面诊疗指南发布:我国发布了淋巴瘤诊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规范化的诊疗依据,有助于提高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质量控制试点工作:国家癌症中心于2022年印发了《关于开展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遴选工作。2023年,国家癌症中心遴选出60家首批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积极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