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是各国“高考”的考试方式梳理以及关于“世界最难”高考的相关情况: 各国“高考”考试方式中国:考生需在 2 - 3 天内完成语文、数学、英语及综合科目的考试,成绩直接决定大学录取。韩国:高考全称为“大学修学能力考试(CSAT)”,采取必考加选考模式,2022 年起取消文理分科。在一天之内完成 5 个科目的考试,科目涵盖国语、数学、英语、社会/科学探究及第二外语等。考试从早上 8 点半左右持续到下午 6 点左右,午饭在考场吃。美国:有两个被称为“高考”的考试,即大学理事会主办的 SAT 考试(评估学生大学准备情况,机考,时间 2 小时 14 分钟,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两个科目)和大学入学考试 ACT(包含英语听力考试、数学、阅读、科学推理和写作等科目)。考生可根据自身条件报考一个或两个,且这两个考试每年都可考好几次,考生可用最好成绩申请学校。但很多大学不仅看 SAT 和 ACT 成绩,还看高中成绩、课外活动、个人陈述等因素。日本:高考分两次,第一次是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共同测试,统考科目有日本国语、地理、历史、公民、数学、理科、外国语(2025 年起新增信息科目),除国语外其他科目有子科目,近年来考试科目有所缩减。第二次是各大学自行举办的入学考试。录取考试分为一般入学(高校自主命题)、推荐入学(私立学校居多,依据背景调查推荐书,部分有面试或小论文)、AO 入学(考生写自荐书申请并面试)三类。印度:没有标准意义上的统一高考制度。高中毕业时要参加国家统一的毕业考,文科考英语、数学、地理、历史、经济学(部分减免),理科考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毕业考试后,考生根据规划参加各种不同类型考试进入大学,比较热门的有医学类本科和公立理工大学的入学考试,如印度全国入学考试(NEET)和印度联邦理工学院联合入学考试(JEE)等。英国:学生在高中阶段选择 3 - 4 门 A - Level 课程进行深度学习,通过 A - Level 考试,考试注重学科专精能力,想进入牛津、剑桥等顶尖学府,通常需全 A*成绩。其他国家:法国 BAC(高中毕业会考)通过率较高,但精英大学需额外参加选拔考试;德国 Abitur 成绩结合高中表现,申请大学相对灵活;巴西 ENEM 考试覆盖范围广,但竞争集中在少数顶尖公立大学。 号称“世界最难”的高考印度高考常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的考试之一”,尤其是印度理工学院(IIT)的入学考试 JEE Advanced 被公认为全球最难的理科考试之一,录取率仅 1% - 2%。此外,医学考试 NEET 竞争也极为激烈,每年数百万考生争夺有限的医学院名额。其难度体现在报考人数众多(每年高考生数量达千万)、考试科目繁多且内容复杂,考生可能需连续数月参加多场考试,比如有的考生几个月要参加 20 多场考试,而且录取率极低。不过,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文化背景和选拔目标不同,高考难度的评判标准也具有主观性,韩国高考因竞争激烈、考试强度大(一天考 5 科持续 9 小时)被形容为“核战役”,中国高考因考生基数庞大、顶尖高校录取率低等特点,在竞争程度上也备受关注,所以“最难”的说法也并非绝对,只是从某些方面来看,印度高考的难度在国际上常被提及和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