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通过构建无线电安全保障体系,以专业技术和高效协作,为成都世运会构筑起无形的无线电安全屏障,被称为用“隐形力量”护航世运会。具体举措如下:建立协同机制与指挥体系:牵头整合15家成员单位无线电安全保障职能和力量,建立直接沟通联络联席机制,明确各单位职责,如公安部门打击“黑广播”,无线电管理部门清查频率台站等。成立成都世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指挥中心,构建“中心—组—场馆+机动”三级扁平化指挥体系,从全省抽调技术骨干,并邀请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重庆市的技术力量支援,组建了230余人的专业化保障团队。开展实战演练:7月24日上午在东安湖体育公园竞赛场馆举行实战演练,设置场馆日常监测发现不明无线电信号、场馆周边无线电干扰处置等四个科目,提升保障人员技能水平和团队协同作战能力。7月31日,进行开幕式无线电安全保障全要素演练,对涉及开幕式的7大类无线电业务、176个无线电频段(点)实施保护性监测,保障任务全程无干扰和零投诉。加强赛事保障:7月26日世运会火炬传递活动期间,派出2组监测保障分队,前往德阳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火炬传递活动现场,实施全方位频谱保护性监测,确保活动期间未发生无线电波干扰。截至7月31日,累计抽检设备近6000余台、发放设备标签59600余枚,清查270余家重点单位、无线电发射设备2470余台,发现并排查消除50余个不明信号干扰隐患。同时,针对赛事转播、计时计分等核心需求,开通“快速审批通道”,高效审批完成86家用频单位、1460个频点(段)频率申请、申请设备78550余个(台)。临战部署与慰问:8月4日,组织召开成都世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第2次全体会议,对前期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临战部署,明确最后冲刺阶段的无线电安全协同保障重点任务。会后,厅领导带队赴世运会开闭幕式场馆及重点区域和赛事场馆看望慰问一线工作人员,检查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情况及安全保障部署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