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全球媒体聚焦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停火谈判,然而曾表示“只和普京谈”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终没有等来普京。以下是对该事件的具体介绍: 谈判的发起与前期表态普京提议谈判:5月11日凌晨,普京发表声明,提议俄乌双方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无条件重启直接谈判,还称谈判期间可能就一些新的停火建议达成一致。泽连斯基要求普京出席:泽连斯基确认15日访问土耳其,但表示除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他不会和俄方代表团的任何成员会谈,并多次喊话,要求各方施压普京亲自出席伊斯坦布尔会谈,还称如果普京缺席,西方国家应该对俄罗斯实施大规模制裁。 普京未出席的原因谈判策略与节奏把控:俄罗斯可能认为,俄乌双方应延续三年前中断的伊斯坦布尔谈判,先由熟悉谈判事务的团队从业务层面开始,逐步提升谈判水平,这样普京可根据谈判进展再决定是否亲自参与,以更好地掌握谈判节奏。政治立场与核心诉求差异:俄乌在领土争端和安全保障等核心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俄罗斯坚持对克里米亚以及乌东部分地区的主权,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而乌克兰要求收复失地,并寻求北约庇护,普京认为在核心问题无法达成共识时,直接会面可能使俄罗斯在国际舆论上陷入不利。国际形势与国内因素交织:国际上,美国对乌援助政策和外交立场摇摆不定,欧洲国家在对俄制裁等问题上内部存在分歧。俄罗斯国内,普京需要向民众展现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在核心利益未得到充分保障时,亲自参与谈判可能引发国内部分民众质疑。 各方反应泽连斯基认为俄方无诚意:泽连斯基觉得俄方派出的代表团规格低,质疑其自主决策能力,认为俄方没有诚意也不够尊重他,甚至故意拖延谈判,乌方代表团15日未按时参加谈判。美方态度消极:美国原本表示会派出代表团参加,国务卿鲁比奥也率领代表团抵达了伊斯坦布尔。但因普京缺席以及乌克兰代表团爽约,美方态度变得消极,认为俄方代表团层级预示着谈判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此次普京未出席伊斯坦布尔谈判,让泽连斯基的期待落空,加剧了俄乌双方的不信任感,使谈判进程更加曲折,也让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和平解决的前景感到担忧。
|
|